您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,站立、行走、或者咳嗽、用力時,腹部或腹股溝區出現一個軟軟的包塊,躺下時又消失了?當心,可能是疝氣在作祟!
疝氣,俗稱“小腸氣”,是腹腔內的器官(如腸管、網膜等)通過腹壁薄弱處或先天通道突出到體表形成的包塊。疝氣并非小事,特別是對抵抗力較弱的老人而言,更需要引起重視。
王大爺(化名)85歲,1年前發現右側腹股溝區突出一個雞蛋大小的包塊,行走或咳嗽時包塊出現,平躺時自行還納,因癥狀輕未予治療。日前,該包塊明顯增大,伴墜脹疼痛,平躺時難以還納,遂萌生了就醫的念頭。
然而,由于老人高齡,同時合并有糖尿病、冠心病等疾病,手術風險大,輾轉多家醫院均未得到有效治療。老人多方打聽,得知我院綜合外科副主任醫師董永輝在治療疝氣方面經驗豐富,于是前來就診。
綜合外科主任李前進、副主任醫師董永輝經過認真檢查和充分評估,近日在全麻下行右側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。術中,盡量減少創傷,縮短手術時間,減輕老人痛苦。老人恢復良好,無并發癥,術后第二天即出院,本人和家屬對治療效果表示滿意。
老年疝氣莫輕視,盡早治療是關鍵!董永輝表示,老年人疝氣往往具有如下特點:
一是高發且隱匿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老年人腹壁肌肉逐漸松弛、組織退化,加上可能伴隨慢性咳嗽、便秘、前列腺增生等問題,造成腹壓增高,使得腹股溝疝、臍疝等發病率顯著上升;二是潛在風險大。突出的腸管等器官,可能發生嵌頓(卡住無法回納),或者絞窄(卡住導致血運受阻),引發劇烈腹痛、嘔吐、腸壞死等嚴重并發癥,甚至危及生命。
董永輝提醒,很多老年人覺得疝氣不疼不癢、不影響生活,或擔心手術風險而選擇忍耐,這是很危險的。如今,疝氣手術技術成熟,尤其是微創腹腔鏡手術和無張力疝修補術,具有創傷小、恢復快、疼痛輕、復發率低等優勢,即便是高齡患者,在充分評估身體狀況、控制好基礎疾病后,不少人也能夠安全耐受手術。及時手術治療,可有效避免嵌頓風險,讓老人行動更自如,提高晚年生活質量。
我院副主任醫師董永輝具有豐富的手術經驗,憑借精湛醫術,累計完成7000余例疝氣手術,成為疝氣患者信賴的健康守護者。如果您有家人或朋友正遭受疝氣困擾,可聯系我院綜合外科具體咨詢,電話:029-87865747,我們竭誠為健康保駕護航!